织密监管网络 筑牢安全底线

  鄂尔多斯市推进市、旗、乡、村四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自治区网格化管理样板区。目前全市已构建形成1个市级网格、9个旗级网格、51个乡镇网格、735个村级网格,落实市级监管员35人、基层监管人员214名、村级协管员1414人。达拉特旗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切实加强对全市农牧业生产主体的动态管理,通过行业部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检索获取辖区生产主体信息,并组织旗区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进行摸排确认,确保监管全覆盖、无死角。积极推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利用平台开展巡查检查工作。目前累计摸排确认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551家,对生产主体的生产情况、地理位置等信息时时更新,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鄂尔多斯市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法律等宣传贯穿到日常巡查、检测抽样、执法监督等全过程,层层深入、落细落小,扎实推进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达到“以业务带动宣传,以宣传促进安全”的良性循环。制作形式新颖的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向生产主体发放责任告知书、禁限用药物名录、法律知识读本等普法宣传资料,每年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达1万余份,培训生产主体人数3000余人。

  通过组织并且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和结合日常巡查检查做好安全用药指导、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制度台账的建立、大数据平台应用、产品上市前速测筛查等技术指导服务。各级监督管理的机构为生产主体宣讲并提供产品上市前速测筛查服务,进行上市前的质量安全把控。2024年上半年共开展速测筛查农畜产品6528批次,这中间还包括开展胶体金法速测筛查4852批次,指导151家生产主体规范开具合格证。

  充分发挥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探头”“前哨”作用,村级协管员除了掌握生产单位基本情况,还协助乡镇监管人员开展产品抽样、巡查检查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监管(协管)员通过身着马甲、袖标主动亮明身份,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同时市级监管人员和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通过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日常执法检查、双随机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对辖区内生产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管,严厉打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事件。2024上半年全市共组织各级监管员(协管员)应用手持终端开展巡查检查627家次。

  鄂尔多斯市在全区第一个成立了由30名委员组成的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农牧业领域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2024年全市农牧业领域已申报鄂尔多斯市区域标准23项,申报自治区标准体系建设项目1项——“凡纳滨对虾标准体系”。同时加大标准的应用推广,鄂托克螺旋藻获批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再回收螺旋藻成为标杆示范企业,暖水山地苹果标准体系、阿尔巴斯山羊肉标准体系、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鄂托克螺旋藻标准体系确定为自治区高品质衡量准则体系建设项目,乌审旗“马铃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和伊金霍洛旗“绒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现场考核,“暖水山地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鄂尔多斯市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充分的发挥鄂尔多斯市地理优势,培育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通过加大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实行新认证产品认证相关联的费用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带领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全市“三品一标”数量达到310个。(杜建云)

  7月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额尔古纳市共建的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在额尔古纳市正式落成。 据了解,“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是面向油菜大豆生产主战场,聚焦推动内蒙古油菜大豆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奠定内蒙古“北亚油谷”桥头堡地位而建立,自建设以来,引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汉中院士领衔的油料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投身“藏油于地,藏油于技”重大科研任务,相继开展特短生育期春油菜生物育种、短生育期油菜—大豆高效轮作模式等研究工作。…

  近日,由北方股份公司及相关单位共同完成的“电动轮矿用车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整车集成研制”和“TR50E纯电动矿用自卸车研制”的两个项目参加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会。 由中国工程院邵安林院士担任组长,联合协会、兵器推广所、国家工程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单位的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参加了现场科技成果鉴定。…

上一篇:
下一篇: